337开课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
56书库官网 >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> 337开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37开课

  第338章337开课

  虽然有拉链,但小王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很强,没有按照唐植桐给的图纸来做文具袋。

  给出的理由是拉链容易坏,这理由很强大,唐植桐无从辩驳。

  唐植桐自己也试了一下,倒是没坏,但拉链开合不够丝滑,比小王同学差远了。

  1959年8月31日,星期一,天气晴。

  吃过早饭,小王同学收拾了一下,跟唐植桐一起出门。

  “你走这么早干嘛?在家多休息一会不好吗?”唐植桐早去是因为一大早有数学课,但小王同学不同,他心疼媳妇,昨晚那双大长腿可没闲着,不光踩缝纫机,挂在腰上,那劲可大了……

  “哼,我愿意,你还不愿意了?”小王同学一副傲娇模样,犹如初恋中的高中生,专门绕道三公里去跟心上人汇合,一同去上学一般。

  “我哪敢啊?公主请上车。”唐植桐果断认怂,用手拍拍小王同学的车座,手一伸,很绅士的说道。

  “又作怪。”小王同学回头看了一眼院子里,没人,蜻蜓点水般奖励了一下自己男人。

  “那可得先说好,白给的我可不要,得给钱。”路坚摩挲着文具袋,虽然是拼接,但毕竟是真材实料的皮子,质感没的说。

  唐植桐不知道这种做法起源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,但几十年后的大学依旧在沿用,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那种。

  “对,笔袋。我看有制图课,就带了套画图工具,用这个装着方便。”唐植桐乐呵呵的解释道,所谓的画图工具是征用的凤珍的,唐植桐答应下午给她带回一套新的回去,算是交换。

  小两口路上约好,唐植桐下课后过来接王静文一起回家,蜜里调油,腻歪的不行。

  若是能赶上刮西南风,能有那么一两天使人呼吸顺畅,若是赶上西北风,那可遭罪喽,不光有雾霾,还他么有沙尘。

  唐植桐把小王同学送到单位门口,目送她从大狮子旁边的大门进去后,才蹬上自行车继续西行。

  四九城这几年的空气质量一直不怎么好,早中晚都有人生火做饭,各种工厂也一直往外排着废气,一天到晚雾蒙蒙的。

  来到邮电学院,唐植桐先回了趟宿舍,将自带的午饭放进壁橱,从挎包里拿出小王同学昨晚连夜赶制出来的文具袋,才跟着没走的舍友一块前往教室。

  车座上有浮土,对于自己丈夫的这份细心,王静文是满意的。

  两人聊着,从教室里拿上课本,去大教室上大课。

  “哈哈,那感情好,没想到还能有钱赚。”唐植桐没有拒绝,踩缝纫机能换来钱,想必会让小王同学有满足感吧?路坚的认同说明这东西有市场,更坚定了唐植桐找岳母推广此类小玩意的决心。

  “好家伙,挺别致的。哪买的?”路坚有点眼馋,他来读大学带的东西跟唐植桐差不多,也是没想到有这种课程。

  大学课堂与中小学不同,老师进来后没人喊起立,老师先简单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绍。

  所谓的大课,就是将好几个班的同学集中起来一起学习相同的课程。

  骑了不远,唐植桐发现北边的一个胡同口加了岗哨,有些诧异,上次过来的时候还没有呢。

  “你这是个啥?笔袋?”路坚看到唐植桐手指勾着的玩意,好奇的猜测道。

  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,尤其是从去年冬天开始……

  学校这种地方,人多眼杂,唐植桐打定主意在校内尽量少用空间,所以饭是直接摆在明面上的,反正自己带的窝头,耐放,没那么容易坏。

  “嘿嘿,我爱人自己做的。我让她再做一,明儿给你拿过来。”唐植桐将自己的文具袋递给路坚体验一下手感。

  唐植桐没有多事,这种情况不是一个小市民能凑上前去搭讪的,老老实实的骑过去,不敢停留围观。

  之所以叫大教室,是因为这间教室比普通教室大,里面的桌凳呈阶梯状排列,保证即便是身高矮的同学坐后排也能看到老师黑板上的板书。

  让唐植桐比较意外的是,上课老师直接说自己是高两级的师哥,由于这两年急速扩招,学校里缺少授课老师,由他来暂代数学课老师。

  路坚等人态度比较随意,进了大教室就躲在了教室最后一排。

  都是来进修镀金的,重点并不在于学习成绩多好,哪怕不读完全程,中途肄业,回去也是大学生身份……

  两节课下来,唐植桐感觉还成,虽然自己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已经还给老师,但再一次拿起课本,跟着老师捋一遍,也都能听懂。

  “593班的同学,一会回一下教室,有事情要公布。”在老师宣布下课后,唐植桐趁还没有同学离开,大声吆喝了一句。

  没办法不吆喝,教室大,自己班同学坐的又比较分散,女生坐在前排,其他同学三三两两的坐中间,像路坚六人主动选择坐后排的非常少。

  听到唐植桐吆喝,有些其他班的同学比较诧异,抬头看是什么人大声喧哗。

  唐植桐一副无所谓的模样,都是不同班的大学生,谁认识谁?

  唐植桐是在推广会议上给干部讲过课的人,在回到3216教室后,直接站在讲台上,等全班同学到齐。

  一帮青涩的大学生而已,实在是小场面,唐植桐一点都不憷。

  “大家好。周老师让我统计一下需要助学金的人数及等级。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助学金的组成及金额……”唐植桐在讲台上洋洋洒洒,将昨天周老师交代的又复述了一遍。

  十来块钱不算多,但足够养活一个大学生,毕竟四九城的普通百姓,不少都是全家四五口人靠一个劳力每月三十来块钱工资养活。

  “由于时间紧迫,我就不一一找大家谈话了。有没有同学认为自己不需要助学金?不需要的请举手。”唐植桐话刚落音,宿舍里的委培生就举起了手。

  为了防止有人跟风,唐植桐不得不疯狂暗示:“我们六个都是委培生,是有工资领的,在助学金上就不占用大家名额了。请其他同学一定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虑。无论是国家还是学院里,对大家都非常重视,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6ak.com。56书库官网手机版:https://m.56ak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